广西:国家“新任务-1亿人口进城落户”
推动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政策有了“任务单”。国务院办公厅10月11日发文,要求“十三五”期间,年均转户人口达到1300万人以上,2020年时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大城市的落户政策不得设置要求缴纳社保超5年的条件。(10月12日《新京报》)
要让一亿人口进城落户,需要大情怀。这不仅仅是政策落户要打开大门,更需打开城市的心门。深度融入是成功的关键。
这需要“同等就业”的情怀。进城很简单,背起行囊,拍拍灰尘,离开家乡就可以了。问题是,进入到城市里容易,在城市里生活不易。这些曾经根植于乡间的外地人,需要和城市人一样有生活的来源。这需要政府部门深度拓展就业渠道,让他们在城市里能有一个好的工作。
这需要“政策偏心”的情怀。在城市里落户,总是有着很多限制,不是要求社保缴费要5年以上,就是要求学历达到某某水平,再不就是规定必须是行业里的佼佼者。子女上学有规定,办理医保有规定,这些规定就是最大的障碍。在新政策里我们看到的是国务院的情怀,比如就规定“城区人口不满300万不得采取积分落户”规定,这就是真诚对待的情怀。进入城市就要让迁徙者能够实现就医、上学等等的公平待遇。
这需要“藏富于民”的情怀。一些地方也鼓励农民进城,但是却固执地规定,进城了就要放弃承包地、宅基地,这是牵绊农民进城脚步的障碍。国务院规定,在这次“一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进程中,禁止强迫农民放弃各种在农村拥有的权利,这是一种藏富于民的情怀,需要严格落实,以防出现变了味的尴尬。(郭元鹏)
|